[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0-18 09:49:55 稿源:市人才办 ]
            

 

张广富:造福患者的学科带头人

 

 

在很多人看来,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广富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既被评为市专业技术优秀人才,又两次获市政府嘉奖,获省科技成果奖两项,还在医学界核心刊物发表论著、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皮肤病学专著两部。他为医清廉,工作努力,培养青年骨干医师,带头钻研诊疗技术,被医院同事及广大患者誉为“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

1984年,张广富从蚌埠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至淮北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从此,张广富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细看诊、多请教、勤看书,书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使他很快成长起来,成了科室的顶梁柱。作为临床医生,张广富不仅留心观察和研究临床上各种皮损的变化,还注重研究皮肤病理的微观表现,并在临床实践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对一些疑难杂症,他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广大患者的赞誉。

张广富恪守“视病人为亲人,为病人排忧解难”这条名言,始终坚持早上班、晚下班,不看完病人不下班。对有特殊要求的患者,他牺牲个人时间,晚上看诊,甚至到患者家中去诊治。让患者称道的,还有张广富的医德。网络上,不难查到患者对他的评价:待人热情、态度认真且诊疗效果显著,有时一支药膏便能解决困扰多年的烦恼。这符合张广富的一贯坚持:不该做的检查坚决不做,不开大方,不开不该用的贵重药品和新特药。

2017年,张广富的科室承办了淮北市皮肤性病学第十次学术年会,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授课,推动皖北地区皮肤性病学科建设,交流皮肤性病学诊疗领域研究新进展,赢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评。同年,科室还开展了面部脱敏治疗新技术项目,通过短波改善患者皮肤状态,对敏感性皮肤、颜面部皮炎等病症具有很好的疗效。这一水平达到了省内先进,也填补了淮北此项技术的空白。

今年以来,医院的医疗技术再提升,带教、科研工作不放松,经营管理、医德医风建设再加强,提高服务质量,让患者舒心看诊、满意而归,张广富正带领着全体皮肤性病科人,奔着目标,不懈奋斗。

 

陈洁: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省特级教师、市第三实验小学副校长陈洁,在教学减负上算减法、成绩荣誉上算加法、示范引领上算乘法,热心教育,不忘初心。由于在师德师风、教书育人、教学科研、辐射引领等方面成绩突出,陈洁被评为安徽省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基础教育专家库成员,安徽省科协委员,淮北市学科带头人,淮北市优秀教师,淮北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名师。

“当老师有什么可以引以为豪的?”陈洁常说那就是学生喜欢,家长信赖,社会满意。如今,她已坚持一线数学教学23年。小学六年的教学循环轮回,课堂还能焕发几分新意呢?年年岁岁知识传承,岁岁年年课堂创新,陈洁不懈追求课堂教学改革,她时刻想着数学课堂怎么能活起来。找准一个支点,玩转趣味数学——陈洁把学习的支点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想去做去经历。通过安排学生当小老师主讲,从儿童的视角认识长度单位,从儿童的认知世界建构空间观念,让同伴之间质疑对话,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在她的课堂上,数学小妙招魔法圈、小帽子、举牌子、砍大刀……知识直观表示,数学风趣表达,孩子们陶醉在趣味教学里。

投身课改大潮,陈洁身体力行带头示范。她带动学校数学学科组开展综合与实践专题研究,推广实践活动性作业。将学科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设计实践活动性作业,融合学科文化,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培养人文精神和生活情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陈洁申报的《无书面作业日——数学实践活动性作业的开发与实施》课题荣获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无书面作业日——实践活动性作业”引起其他学科老师的共鸣,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一项创新举措,曾被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减负增效课改典型进行推荐,吸引兄弟学校观摩学习。

潜心钻研,让每节课留下最美的回忆;爱心陪伴,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上课、说课、听课,教书、育人、成长,每天在师生和课堂之间穿梭,陈洁流连其中乐此不疲,教育故事简单生动,在校园留下最美的人生轨迹。

 

周宗民:立志扎根农业奉献平凡人生

 

 

立志扎根农业,奉献平凡人生,这是濉溪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农技推广研究员周宗民的人生格言。三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换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他是农民的良师益友,更是农村发展的坚实靠山。

1989年考入安徽农学院,他就立志扎根农业改变农村贫穷面貌。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濉溪县五沟镇农技站工作。参加工作以来,他立足本职,深入实践,刻苦钻研。

1995年,周宗民被濉溪县农业局安排担任五沟农技站站长。作为农技推广的“当家人”,他更加刻苦努力,忘我工作。由于工作认真,业务能力突出,2008年,他被调到县农技推广中心工作,很快成为单位业务骨干。进入新单位后,他继续坚持农情农事农技调研,广泛深入开展农情农事、农民种植意向、农业大数据调查,认真开展农作物“四情”监测,认真制定农业生产规划和技术方案。

多年来,周宗民编写、拟审发布各种监测、调研报告、生产规划、技术方案及各类总结材料上百篇,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7篇,公开出版发行农业书籍2本。其中参加编写的《安徽玉米丰产栽培技术》于2015年8月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周宗民还十分注重技术集成与推广,研究集成并推广了小麦、夏玉米、高蛋白大豆生产技术规程及“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超高产关键技术”“小麦丰产节水节肥技术”和粮食绿色增产“三推、三节”技术等集成技术10余项。

2009年,周宗民担任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以来,他就致力于农技推广事业。2012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个人”,2013年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015年取得了农技推广研究员(正高级)技术资格,2017年入选首届淮北市高层次现代农业人才培训计划。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技推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愿把毕生的经历都奉献给农技推广事业。”周宗民坚定地说道。

 

赵清林:育人路上,追求永无止境

 

 

中专学历走上育人岗位,到如今成为全国小有名气的专家型教师,濉溪中学正高级教师赵清林一路走来,以做一名教师、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做一名专家型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又不断树立新的理想,并为此不懈奋斗。

赵清林从淮北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濉溪县岳集中学当了一名语文老师。此后无论条件多艰苦,他一支粉笔一本书地在讲台上,一站就是34年。

作为一名中专毕业的老师,赵清林教初中学历是不合格的。为了提升自己,他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开始自学各种专科教材,并顺利考取了淮北教育学院中文系。毕业后他先后调到了濉溪县第二中学和濉溪中学任教初中课程。他又开始自学,并参加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两年后取得了安徽师范大学颁发的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并拿到了高中教师资格证书。

在教初中的时候,赵清林被评为高级教师,但他认为高级教师仍然不是教师生涯的终点,而只应当把它作为一个起点,为此他树立了一个新的目标──做一名专家型教师。他知道,专家型教师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上,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所具有的高尚的师德、科学的教育理念、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外,还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要成为研究者。2007年9月,他告别了初中教学走上了高中语文的讲台时,专家型教师更成了他坚定的目标。

2008年赵清林开始接触到选修课教学。在研究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指导课题组五名核心成员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余篇,自己也有50余篇论文发表于省级以上期刊,其中三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另有7篇列入论文索引。由于在教育教学及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他先后获得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安徽省首批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享受安徽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学术先锋人物、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淮北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淮北市优秀名师、淮北市首届高层次教育人才等荣誉。

 

吴连岭:救死扶伤,做生命的守护神

 

 

28年间,濉溪县医院心内一科主任吴连岭始终坚守在心血管疾病救治工作的第一线,一步一个脚印,兑现对职业的承诺:救死扶伤,做生命的守护神!

为提高心血管疾病诊疗能力,1998年10月,吴连岭赴中国心血管最高学府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回院后,他率先在县内为患者安装了双腔心脏起搏器,在我市率先开展球囊引导床旁心脏起搏术、动脉硬化检测术,市内较早开展尿激酶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及肺栓塞尿激酶溶栓治疗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县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提高了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吴连岭悉心钻研技术,所带科室医疗水平达到省内同级医院的先进水平,在原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成熟的基础上,开展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不出家门就能得到高水平的救治,花费减少的同时报销比例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

不知多少个深夜,吴连岭被急促的手机铃声唤醒,一边接电话了解患者病情,一边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医院抢救患者。都说医生辛苦,但与死神赛跑争夺生命时却感觉不到半点疲惫,即使用十个不眠之夜来换取患者生命的延续都是值得的。“不吃饭、不睡觉,只要患者平安就好。”这是吴连岭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心声。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积极开展科研,总结临床经验,书写有价值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深静脉留置导管在心包积液引流术中的应用”研究获县科技进步奖,市科技局立项项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获市医学科学奖,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等核心期刊上,参加了国家“十五”课题“冠心病、脑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及干预方案的研究”“国际肥胖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3研究”等。现在的他还身担濉溪县“吴连岭名医工作室”领衔人、省“十三五”医疗卫生重点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第四届“淮北名医”、首届“淮北好医生”等多个荣誉,矢志不渝地为医疗事业奉献着。

 

刘峨:投身职教潜心教研,敬业乐学无悔青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刘峨深知教书育人职责的神圣,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三尺讲台上无怨无悔默默耕耘14载。

他强调“知行合一”,所授课程内容密切联系高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结合学生成长经历精心设计,运用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材料为学生答惑解疑,既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素质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赢得广大师生赞誉,多次荣获学院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奖,获评学院2016年度安徽省教坛新秀。已主持承担省级、院级教科研项目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9篇。

致力人文科学研究与文化传承创新是刘峨不懈的追求。他积极响应安徽文化强省和我市打造文化精深城市的号召,以淮北地域文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着力对桓谭这一我市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人进行研究,深入挖掘桓谭及其思想的当代价值,提炼桓谭教育、人才思想的内涵,凸显淮北地域特色和精神内涵,探究桓谭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和途径,并通过史籍记载概括了桓谭人物形象特点,填补多项空白。在他的主持下,安徽广播电视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 “桓谭教育、人才思想研究”顺利完成,其论文 《桓谭及其思想的当代价值与研究路径》《<后汉书>中的桓谭人物形象分析》吸纳了研究精髓。2018年立项院级人文重点课题 “地域文化视阈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策略研究”,目前正在研究之中。

刘峨深知,只有强化“双师”素质培养,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实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才能为成为一座明亮的灯塔为学生们指引前方的路。获得省教育厅“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取得三级秘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获评2017年度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他认真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就业、学生资助以及其他教学管理工作;立足岗位实际,积极发挥高校青年教师服务学院改革发展和淮北城市转型崛起的作用,当选为淮北市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被授予2017年度淮北市“最美青工”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