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9-23 17:15:39 稿源:相山区委组织部 ]
            

免费为居民理发、义务修剪社区植被、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开展普法和健康讲座……近年来,淮北市相山区东街道供电社区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丰富党建活动载体,扩大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参与权,把推进党内基层民主与建设和谐社区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激发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在千家万户中架起了一座“党群连心桥”。

“孩子处在叛逆期,家长该怎么办?”“孩子不愿意交流,我们怎样打开他们的心扉?”日前,供电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讲座。社区里的几十名家长相聚在社区,听在学校工作的在职党员讲课,相互交流教育的方式方法和经验……像这样由在职党员举办的讲座或者理论宣讲活动,经常在社区举行。

其实,这只是供电社区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在供电社区,一个个不同类型的党员志愿服务载体竞相涌现,在职党员们根据所在单位特点和自身优势,结合居民的需求,经常开展普法、安全、健康、教育等方面讲座,以及学习、娱乐、服务等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指导,让居民融入到社区和谐的大家庭中。

“社区是居民的大家庭,怎样把社区建设好,需要居民们群策群力。这其中,少不了在职党员的助力。”供电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李秋贤表示,社区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听取和收集党员意见建议,调动在职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成立了党员诉求站,专门收集和倾听党员、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党员诉求站刚刚运行,社区内的在职党员就找上门来,表达为社区服务的意愿,党员诉求站正逐步成为广大党员利益需求与意愿表达的顺畅通道。党员的意见得到了尊重,党员参与社区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也随之更加高涨。”

在职党员参与社区事务的程度越高,社区党建工作就能越深入,社区党组织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

家住供电社区的龚大爷最近学会了一项新技能:上网视频聊天。原来,龚大爷的子女在合肥,不能常常见到,他想着要是学会上网视频聊天就能见到孩子了。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社区工作人员。很快,一位在学校当老师的在职党员到了龚大爷家,帮他调试电脑,教他操作步骤,实现了他的心愿。

供电社区在职党员依托成熟的“楼栋党建”“家庭党校”平台创新党员“双学”(学理论、学先进)、“三亮”(亮身份、亮特长、亮责任)、“四带”(带家庭、带邻居、带楼道、带楼组)、“五联”(联空巢老人户、联生活困难户、联残疾人户、联下岗失业户、联不稳定居民)深入开展。在此过程中,在职党员活跃于居民之间,根据群众所需提供个性化服务,充分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有效破解了社区志愿服务供需脱节的难题,实现了在职党员志愿者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与服务对象的对接,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不仅如此,在发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实践中,供电社区围绕载体建设和方法创新,把工作定位在与党员、群众直接利益相关度高的工作领域,丰富工作载体,提高工作实效。深化党员示范楼建设,社区为每名共产党员的家庭装上“共产党员户”的标识牌,促使党员主动亮明身份、亮出特长、亮清责任,围绕互帮互助、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等内容,引导在职党员在日常生活中走出家门,服务群众;推进邻里和睦工程,从生活的点滴小事着手,发挥在职党员凝聚、示范作用,起到润物细无声表率作用,架起邻里间由相识、相知到相融、相助的感情桥梁。

由“工作地”服务延伸到“居住地”服务,如今,供电社区在职党员走出工作单位,深入社区,贴近群众,将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体现在文明创建、社区文化、生活服务等各个领域,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社区建设增添了活力,推动社区各项事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