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2-04 10:51:14 稿源:相山区委组织部 ]
            

“现在办事一个大厅里全部搞定,再也不用来回在各个楼层里跑腿了”,12月2日上午,居民张大姐来到东街道党群服务大厅,咨询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办理程序。明亮温暖的室内,设置有党建、卫健、综治、民政、就业等多个办事窗口,一站式办公,居民等待的时间里也可以看看书、喝口水,很快就能拿到需要开具的证明或材料了。

得益于街道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今年7月起,淮北市相山区东街道破解办公场所分散、拖拉办事效率的难题,将全部涉民事务挪入新建的党建服务大厅,空出来的办公场所用作对外开放的党群活动室和志愿者服务站。街道还将原有的18个内设部门精简为6个,科室之间信息共享、统筹协调的机制更加顺畅,在高效便捷做好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让位”于民、方便为民。

街道体制改革改什么?在党工委书记朱志民看来,明责、赋权、增能、减负,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要腾出全部精力,集中破解发展节点难点,集中服务群众所需所求。今年以来,通过创新实施一个大厅管服务、一副清单定权责、一支队伍抓执法、一张网格强治理,“四个一”综合发力、集聚资源,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以往,各职能部门将大量事务派到街道落实,使街道承担的任务不断增加,导致该管的、不该管的胡子眉毛一把抓”,朱志民介绍,职能清单的确立,便从源头上扭转了“部门管事、街道干活”的局面。比如,街道党工委有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定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对街道规划有参与权,上级单位对驻区单位进行党建述职评价考核时也要征求街道党工委意见,“话语权”大大加强,有责任、有权力、有能力为群众办事。

目前,东街道对原96项街道行政权责、115项社区公共服务事项进行了调整完善,梳理街道行政权力事项48项、公共服务事项77项、社区职责事项95项。同时,制定社区准入制度,拟定社区工作准入目录和社区工作准入程序,从上至下“瘦身”前行。“会议少了,检查的也少了,有时间走访入户,听听群众的呼声,多办实事、多解难题”,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建伟高兴地表示,在街道的支持下,他们争取淮北矿业集团将原有的老旧车棚进行改造,退休老党员及居民群众的活动场所从巷道门前搬进了400多平米的党群活动室。

按照“一街道一中心”的要求,东街道设置综合执法中心,即以街道城管执法队为主体,从公安、城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消防)环保等部门分别派驻执法力量集中办公,建立会商研判、考核考评、履职监察、日常巡查机制。群众反映可直接解决的问题,相关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的,相关执法人员听从街道统一调配,依据自身职责和法定权限职能开展执法活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居民反映的占道经营、多年违法建设、小餐饮油烟扰民等问题得到更快速有效地解决。

民生东苑、南苑因基础设施迟迟没有验收,房产证无法办理,群众对此怨气很大。以市住建局划入东街道“大工委”单位为契机,街道将居民反映的这一问题交办至住建部门,并积极配合施工。截至目前,项目即将结束,居民们的气顺了,一桩隐患也被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东街道建立“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楼栋党小组—红色党员户”四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服务群众“一竿子插到底”。街道与11家驻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辖区居民开单子、共建单位来认领、党员群众监督,在党的建设、场地提供、困难帮扶等项目上协同发力;各社区因地制宜打造“七色党建”“红管家”,做到既是党的声音的传声筒,又是服务群众的排头兵。街道社区工作针对群众需求“对症下药”,开放活动场所,改造提质老旧街巷,为辖区居民义诊,精准认领困难家庭定制帮扶……一件件“小事情”顺应民意、惠及民生、赢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