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4-22 17:14:25 稿源:相山区委组织部 ]
            

mmexport1561450324290_600-450.jpg

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街道翰林社区以建设“阳光翰林、和美家园”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三原色”志愿服务品牌,建立三股力量、六支队伍、五个阵地,加一个公益组织孵化基地的“365+1”体系,连接和发动社区资源、驻区单位资源、志愿者资源、商业资源,打造融党建服务、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平台,进一步强化社区为民服务的功能,实现“小需求不出社区,大需求不远离社区”,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美好。

党员群众齐参与

以光的三原色为代表,让党员为主的“红色”力量、青年社团为主的“绿色”力量、非公企业(商户)和社会组织为主的“蓝色”力量成为志愿服务“主力军”,营造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社区新风尚。一是“红色”力量点燃小火苗。注重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行“居民点单、组织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模式,党员志愿者主动对接居民需求,确保群众呼声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困难第一时间解决。截止目前参与服务党员近千人次。党员坚守初心使命,将志愿服务“红色细胞”渗透到基层的每个角落,点燃了志愿服务的火苗。二是“绿色”力量注入新活力。与大学生公益社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开展一对一免费家教、英语培训课堂、汉语言推广等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彰显青春活力,为志愿服务注入新活力,让志愿服务大放异彩。三是“蓝色”力量推动快发展。选择服务好、信誉好、口碑好的“商家”加入便民服务圈,绘制便民服务地图,通过社区的中间桥梁作用,使社区居民和商业网点达到双赢的局面,构筑社区优质“服务圈”。引入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引导各类专业人员成为骨干志愿者,提供资源保障,组织开展专业化、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

供需双向精对接

积极收集需求,整合资源,谋划服务项目,在精心、精准、精细上做文章,让用心、用情、用力上下功夫,实现了志愿服务的精准对接,有效解决了志愿服务活动碎片化、同质化、低质化问题。一是精心摸排需求。依托“网格化”管理,围绕党的建设、社区治理、环境整治、法律援助、民生保障、日常服务等方面内容,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问卷及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形式,全面了解辖区居民的微心愿和民生需求,制定“需求清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精准整合资源。采集志愿者信息和服务意向,建立信息台账,围绕理论宣讲、环境整治、文明实践、关爱儿童等工作,组建星星党员理论宣讲队、救援应急志愿服务队、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教育服务志愿服务队、文化健身志愿服务队、环保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各展所长,齐心协力,以实际行动弘扬文明新风,在社区内营造出共治共管的良好氛围。三是精细开展服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把自发的、零散的志愿服务活动,用项目的形式整合起来、固定下来,明确服务内容、活动方式,盯准服务对象,开展精细化服务。“七彩小课堂”,包括法律课堂、急救课堂、绘画课堂等丰富多彩的内容;“遇见传统文化”活动,引导孩子们学陶艺、绘脸谱、做泥塑;“暮光计划敬老服务”项目,涵盖了从送饭洗衣到洗澡擦浴、从打扫环境到帮助晾晒被褥的细致服务……每一项活动通过社区微信群发布信息,居民们参与踊跃。

优质服务全覆盖

努力实现志愿服务阵地的“便民化”,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综合平台。一是打造五大阵地,让服务更全面。打造青年之家、党员活动室、寿山福海敬老院服务点、社区卫生服务站、三原色志愿服务广场五大阵地,开展课业辅导、创业就业指导、关爱老人、理论宣讲、健康咨询、文明礼仪宣教、技能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乐、弱有所扶。二是依托一个孵化基地,让服务更专业。创立一个公益组织孵化基地,广泛吸纳淮北市蒲公英公益协会等社会组织入驻,对其进行孵化培育、扶持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提供场地设施等措施,支持志愿服务组织立足自身优势,承接相关符合实际需求的服务项目,打造优秀志愿服务品牌。三是创建一个时间银行,让服务更常态。创新建立“志汇银行”积分奖励制度,为志愿者发放“爱心存折”,将志愿服务时长以积分形式累积存储在“志汇银行”,根据积分可以兑换实物、志愿服务时间和合作商家优惠折扣,进一步调动志愿者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社区志愿服务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