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淮北先锋网 > 时政要闻

[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5-07 09:44:51 稿源:淮北新闻网 ]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举头望去,是明媚的“淮北蓝”;苍山吐翠,层峦叠嶂——放眼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水光潋滟,碧湖泛波——拥抱暖阳,是醉人的“春光美”。

近年来,我市面对煤炭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遭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地制宜搞好采煤沉陷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奋力打造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样板区,城市环境魅力日益彰显,发展潜力加速释放,城乡居民享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态红利”。

以愚公之志誓把荒山变“绿洲”

“各位观众朋友,你们好,您现在看到的是位于安徽淮北的相山公园,这是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森林公园,公园依相山而建,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2017年6月4日下午3点30分许,在相山公园人工湖旁,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新闻公众号用5分钟的时长,全程直播了相山公园裸岩造林,荒山变“绿洲”的绿色奇迹。

我市境内石质山岩石裸露面积达60%,是公认的非宜林荒山。为了让荒山秃岭绿起来,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探索出一条发展现代林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协调、相同步的新路子。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意见》《关于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市建设的意见》,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步编制完成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城市绿线规划等多个子规划,有计划地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

我市大力弘扬“栽活一棵、不愁一坡”的顽强拼搏精神,采取工程招标,合同化管理,项目化运作,专业队栽植、“三对一”技术服务模式,让全市石质山全部披上了绿装,相山被确立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林业技术人员探索出的“炸穴挖坑、客土回填、壮苗栽植、多级提水、培大土堆、覆盖地膜、修鱼鳞坑”七步造林法,被确定为省地方标准,中央电视台记者专程来我市拍摄《石质山造林的功夫秘笈》专题片并向全国推广。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生态环境全民共建,全民共享。市政府先后出台《淮北市全民义务植树管理办法》《淮北市林木绿地认建认养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把义务植树与古树名木保护、重点工程实施和部门绿化结合。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成立义务植树志愿者服务队,开展认建认养活动。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级领导都率先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广泛动员机关、学校、企业和广大居民参与义务植树活动。

目前,全市共建立领导绿化示范点10个,建立相山公园等生态文明教育基地4处,建立“国防林”“党员林”“法治林”“共青林”“工会林”“巾帼林”“同心林”等纪念林基地75个,义务植树登记卡建卡率达98.2%,尽责率达91.7%。全民义务植树在参与形式、发展模式和建设规模上都有创新和突破,位居全省前列。2016年3月,我市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2019年11月16日,我市获评国家森林城市。

如今的淮北,绿树成荫、城园相融,徜徉其中,尽情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座拥有绿色天然氧吧的城市跃然眼前。

昔日采煤塌陷地变身生态公园

四月初,南湖景区,许多游客正在环湖路上健身游玩。站在南湖景区环湖路“长堤望山”景点远眺,只见南湖几千亩的水面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分外美丽。

自南湖景区核心区建成免费对外开放至今,南湖风景区的自然景观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水是城市之魂。近年来,我市在推进荒山绿化的同时,注重还水于自然,积极推进沉陷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实施河湖联通工程,加快黑臭水体治理,建设城市水生态屏障,形成湖河相通、山水相依、人水和谐的城市环境。

我市大力推进采煤沉陷区改造工作,利用4000公顷采煤沉陷永久性水面,因地制宜,化害为利,先后实施南湖、绿金湖、碳谷湖等治理工程,在城市中心形成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其中,总投资22.25亿元的中湖治理项目于2017年底通过市级验收。建设完成后的绿金湖景区,比杭州西湖景区还要大2平方公里。现在,绿金湖成为集生态修复、资源保护、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城市中央公园。统筹实施的南湖、绿金湖、碳谷湖治理,推进河湖联通工程,我市由此荣获第十届中华环境奖优秀奖。

针对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的现状,我市大力实施淮水北调及市级配水工程,着力推进碳谷湖、绿金湖蓄水工程和湖泊连通工程,建设东、西两条输水线路,新建东西两大水厂,对沱河、王引河、萧濉新河及蓄水湖泊等淮水北调输配水线路实施全面截污,引淮河水、解淮北“渴”。并在蓄水、连水上,实施南湖、绿金湖等治理工程,加快浍河航道清淤整治和南坪船闸港口建设,以实现淮北通江达海的梦想。

与此同时,我市持续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出台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明确至2025年,将以城市内河、湖泊、水塘等封闭水体为重点,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统筹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提升城市河道、湖泊水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大力实施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对相阳沟、跃进河、西流河、老濉河、东相阳沟、龙支河、龙岱河、宁王沟8条黑臭水体河沟进行了综合整治,促使城区水体化污为清、减黑增绿,城市规划区内的河道及沿岸环境质量和面貌持续改善。

良好的水生态给淮北增添了活力,也给转型崛起中的淮北增加了灵韵。昔日采煤塌陷的滩涂地,已然变身为风光旖旎的生态公园。

见缝插针做优“城”文章

近日,家住西山隧道附近的张女士来到位于家门口的凤凰公园,走在蜿蜒的石径上,心情特别舒畅。“这里原来是老旧的棚户区、杂乱不堪,现在这里成了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她告诉记者。

随着城市的发展,不少市民越来越感到“氧荒”。见缝插针的城市绿地,便成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砝码。近几年来,我市先后建设黎苑梦园、仁和公园、南黎公园、东山公园、凤凰公园、迎宾游园等公园绿地20余个,建成人民路孟山路交口节点、龙昌路游园、碱河路游园、迎宾游园等节点游园60余个。

移步皆是景,远眺满目春。我市在建设公园绿地的同时,坚持绿随路走,积极完善道路配套绿化,做到了“路建到哪里、绿化就延伸到哪里”。近几年来,我市先后实施长山路南延绿化和孟山南路(北段)、S235森林长廊等10余项道路绿化工程。建成后的道路绿带与公园节点绿地和谐搭配,城市绿色网格更加完善,骨架更加完美,形成了“路在景中延、车在绿中行”的道路绿化景观。

为了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更加清新的空气,我市着力在改善空气质量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天清气爽的怡人环境。2014年在全省率先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出台《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及考核办法,创新推进治超、治污、治安、治税“四治”联动行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蓝天白云天数持续增长。

建设生态家园,农村不能掉队。自2017年6月5日全面部署农村环境治理“三大革命”以来,全市各县区、镇(办)立足实际、统筹谋划、狠抓落实、勇于创新,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环境,切实改变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面貌。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不懈,生态环境魅力日益彰显,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淮北的发展潜力加速释放。一幅“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一个更具实力、更有活力、更富魅力的绿金淮北正在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