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淮北先锋网 > 外媒看淮北

党建引领 共治共享

凝心聚力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

[ 字体: 发布时间:2020-11-27 08:45:45 稿源:中国城市报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强化城市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联动机制,建好共治平台,凝聚各方力量,通过牢牢植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成功走出一条以党建引领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子,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华环境优秀奖等国家级荣誉。

强化“四级联动”,构建“人人

有责”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面对全域城镇化加速推进,城市基层社会结构、经济业态和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淮北市以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为重点,以做实系统、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活治理为目标,不断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以责任体系做实系统。淮北市出台《关于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四级联动体系的实施方案》,形成“组织联动、责任联动、工作联动、制度联动”4大体系,细化31项工作任务,建立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有效整合区域内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党建资源,将75个市直单位、311个驻区单位纳入管理,形成“四级联动、全域统筹、力量整合、协同推进”的生动局面。同时,淮北市成立市、区两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区、街道三级党组织书记每年领办城市基层党建创新项目60个以上,街道、社区、国有企业等领域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均为100%,基层党建工作连续多年获省辖市考核“好”等次。

以减负放权做强街道。淮北市聚焦街道“减负”,取消对街道招商引资的考核和职能部门对街道的直接考核,厘清街道8项职能,明确市、区两级不得随意将任务下派到街道,让街道真正有精力为群众办事。淮北市聚焦街道“增权”,赋予街道对公共事务的综合管理权等6项权力,在街道建立实体化综合执法中心,吸纳公安、司法、城管等6个重要执法部门,由街道统一调度。淮北市还聚焦街道“扩能”,按照“6+N”模式,统一设置基层党建、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6个内设机构,各街道结合实际可灵活设置1—2个其他机构,切实增强街道联接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功能。

以务实为民做优社区。淮北市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通过定向招录等形式吸纳优秀社区工作者进入公务员队伍,健全社区工作者薪资待遇定期提升机制,激励更多人才扎根社区、服务群众。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载体,淮北市在社区推行周末“错时上下班”制度,设置AB岗,双休日均安排半数工作人员值班服务,切实解决“上班族”周末办事不便难题。淮北市还因地制宜打造春秋社区“三心换三心”、庆相桥社区“365生活圈”、桂苑社区“流动办公桌”、安康社区“红色益站”等20多个服务群众党建品牌,三年来累计为民办实事10.2万件。

打造“一组一会”,构建“人人

尽责”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淮北市去年城镇化率达65.88%,居安徽省第四、皖北第一。特别是主城区相山区城镇化率达84.67%,人口多、密度大,其中最大的社区人口近10万,而社区工作人员通常不足10人,在提升服务质量、解决群众难题、实现有效治理等方面力不从心。对此,淮北市牢牢把握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以社区为着力点,以基层党组织为“主心骨”,创新推行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一组一会、五治融合”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搭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载体,以“社区共治、人人尽责”有效提升精细化治理效能。相关做法作为安徽省唯一案例入选中国城乡社区治理蓝皮书(2019)。

科学设置架构。淮北市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网格党组织”,按照“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原则,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等兼任负责人;在党支部领导下建立“社区居民议事会”,广泛吸纳居民代表、网格员、楼栋长、物业、“两代表一委员”等参与议事;通过“一组一会”载体,积极开展协商重大事项、办理公益事业、调解矛盾纠纷、倡导文明新风等工作。目前,淮北市113个社区已成立网格党组织552个,居民议事会461个,网格党支部负责人兼职议事会长“一肩挑”比例达80%。同时,淮北市鼓励和引导社区内各级各单位党组织、各类社会组织主动打破隔阂、走进社区,最大限度把各级各单位的党建阵地、活动经费、社会资源、人才力量整合起来。

健全运行机制。淮北市广泛倾听民声,完善问题“收集—协商—解决—上报—反馈”机制,通过设立居民信箱、开展定期走访、开发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认真研判群众需求。为积极解民忧、惠民生,淮北市网格党支部定期与议事会沟通协商工作,研究群众关注的问题。社区党组织每月召开1次网格党支部书记会议,分享治理经验、解决治理难题。超过社区管理权限无法解决的及时向街道党工委反映,定人、定责、定办理时限,全力将群众关心的各项事务办好。淮北市还主动接受民评,在网格内开辟“居民一家亲”专栏,设置“本期议题”“群众反映”“回音壁”三个版块,及时公布议事及反馈情况。年底召开年度述职评议会议,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居民代表现场进行评议。

提升服务效能。淮北市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将网格划分情况绘制成图,公示各网格党支部成员、居民议事会成员,确保找得到人、管得了事。通过坚持“出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服务理念,淮北市将帮扶对子、“三报到”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到网格,把“流动办公桌、议事桌”搬到小区,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通过开展在职党员“邻里守望、共建共享”活动,淮北市每名在职党员结对连心约3户非党员户,协助“一组一会”化解矛盾、收集信息,把治理“大网”化为更有温度的服务“微网”。目前,淮北市“一组一会”已累计调处信访矛盾、群众诉求15.6万件。

坚持“两建融合”,构建“人人

享有”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党的建设是城市建设的根本保障。为此,淮北市坚持基层党建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广大群众共同投身“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建设中来,共建美丽城市、共创美好未来、共享幸福生活。

在组织动员上出实招。淮北市创设不分时限、不限受众、不设门槛的开放式党校,在人流量大的公园广场、街道社区日常播放音视频、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日均吸引20万人驻足观看,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塑造干群齐心、共识共为的良好局面。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淮北市132所开放式党校和128所“e学习”远教联播平台,每天不间断播放中央权威媒体解读音视频,120多名县处级干部登台宣讲,累计覆盖超过100万人。依托“基层书记大讲堂”活动载体,淮北市95名社区(村)党组织书记以乡土话宣讲政策、时事,目前已举办37期,受众群众2.8万人次。

在推动发展上下实功。淮北市连续4年开展“干部帮联企业”行动,选派2276名党员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帮联企业1132家,累计解决融资、用地、用工等难题1.2万余件。淮北市注重将党员和人才“两支队伍”融合培育,涌现出7900余名“相城工匠”,先后引进280余名高端人才,招引了陶铝新材料、金龙机电、平山电厂二期等优秀项目和企业,培育了碳基、铝基、硅基、生物基、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等“四基一高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前三季度,淮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1.4%,居安徽省第2位。复工复产期间,淮北市大力实施“双千工程”,选派1031名领导干部和党建指导员,联系包保淮北市2182家规上工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特别是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淮北市组织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常州、无锡等地学习考察,选派100名优秀年轻干部和57名村党组织书记赴上海、浙江等地挂职锻炼,由全面参与转向深度融合。

在共建共享上求实效。淮北市各级党组织在转型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在急难险阻面前冲锋在先,有效破解各类城市建设发展管理难题。淮北市坚持不懈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成立市级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带动3200支志愿服务队、近20万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165位市民入选“中国好人”,2017年以全国第三、安徽省第一的成绩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近期又成功通过复验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为积极应对煤炭去产能与保稳定的巨大压力,淮北市人社、城管等部门党组织及街道社区党组织,与市内煤炭企业党组织联手,共同做好数万名分流职工的思想引导、转岗安置等工作,未发生一例上访和影响社会稳定事件。淮北市聚焦棚户区改造难题,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民主决策模式,在棚改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同步组建“居民自治改造委员会”,先后改造14万套。为全力破解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的问题,淮北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推进,分别包保具体项目,目前已为55152套住房上了户口,帮助近19万群众圆了办证梦。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淮北市面推行党组织、党员、干部“三报到”制度,淮北市481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包保小区,256家机关党组织、1.1万名在职党员深入社区,开展卡点值勤8.2万人次,解决难题1.6万个,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