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菊花”铺满致富路

——记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四铺镇新庄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仓启

[ 字体: 发布时间:2020-11-30 20:19:57 稿源:市委组织部农组科 ]
            

 

初冬时节、寒风凛冽,濉溪县四铺镇新庄村花农宋红星的苗木大棚里却很是热闹,各类菊花朵朵争艳、花香阵阵扑鼻,采摘的工人忙的不亦乐乎,观赏的市民、买花的客商络绎不绝,“咱这品种花期长,南方客商都抢着要!”

这几年的新庄村里,像宋红星这样成长为种植大户的花农不在少数,而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和种植大户的带动下,村里的贫困户也借着菊花产业脱了贫。130栋苗木大棚、400多亩精品花卉,让这个北方村落实现脱贫、奔向小康。宋红星感慨:“这是遇上了好领导、好政策和好时代,脱贫致富不是梦!”

宋红星口中的好领导名叫王仓启。2017年4月,市政协机关成立扶贫工作队,进驻新庄村开展工作,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王仓启主动请缨,成了驻新庄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人多地少、结构单一,新庄村脱贫最缺产业。”头道难题摆在王仓启面前。

一次次调研摸底,王仓启和工作队员们发现了村里的“宝贝”——不少人家房前屋后爱种菊花,新庄村还有着菊花种植方面的历史文化,能不能让“美丽”变成生产力?

专家进村把脉,为新庄村制定鲜花产业规划。可农民听说不种庄稼种菊花,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鲜花不能当饭吃,卖不掉咋办?大棚里种花,得了病找谁?”贫困户曹景礼坦言当时的顾虑。

政策引导,大户带头,技术跟进。市、县多级农业专家一次次进村,把技术送到田头。贫困户们边学边干,在打零工挣钱的同时也学到了扎实的种植技术,花农们纷纷表示,“多亏了工作队的帮扶,让我们掌握了扦插、嫁接等新技术。”全村发展起20户规模示范户。

有了示范带动,曹景礼踏实了,他把自家的几亩地流转给种植大户,自己到鲜花基地打工,“在家门口挣钱,租金、工资、分红三份收入,全家脱贫稳稳的。”

受益的不只是曹景礼。如今,新庄村鲜花产业带动 200 多名村民就业、创业,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去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鲜花产业起了步,可如何做大做强?在王仓启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刚建成投入运营不久的菊花深加工车间。刚进门,浓郁的菊花芳香就从鼻子直窜上脑,一袋袋干花原材料放满了仓库,工人们有的在筛选归类,有的在烘干加工,还有的在进行包装。

为拉长菊花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新庄村菊花种植基地配套建设了菊花烘干厂,研发了菊花茶深加工产品,主要销往本地及亳州等周边地区,形成了从种植到销售、从卖原料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

以前传统观念种庄稼,刨去肥料和种子钱,一年挣不到几个钱。”正在扶贫车间忙着包装菊花的脱贫户李玉玲说,如今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她家种了10亩菊花,一年下来收入3万多元。

王仓启表示,厂里的普通烘干菊花能卖到近300元一斤,而且不愁销路,供不应求。近期,等这种可食用菊花的网上相关销售手续办理下来,村里还将注册新公司进行线上销售。这几年,新庄村的菊花品种也在不断更新,由单一的观赏,向药用菊、食用菊、时令花等多元发展,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立足新庄村的产业基础,驻村扶贫工作队还筹资2000万元,成立新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打造菊花小镇,发展赏花、采摘、观景等乡村旅游,一条“特色小镇+合作社+农户”的利益链逐步形成。

“客到花开情更浓,菊香小镇盼君来。下一步,我们还要打造以菊花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让昔日‘贫困村’变身网红‘打卡地’,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和全国人民一道奔向全面小康!”王仓启笑着向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