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相山区南黎街道:多措并举强队伍 优服务 激活力 促治理
今年以来,淮北市相山区南黎街道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要求,通过推动党建“并网融合”、区域“联动共建”等系列措施,逐步形成党建引领下的“治理有序、和谐稳定”基层治理模式。
强化顶层设计,压紧压实“责任链”。街道党工委始终把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先后召开党工委会议6次、专题会议5次,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计划,细化清单任务60余条。成立由街道、社区、网格(小区)三级人员组成的城市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形成街道主导、社区主抓、网格主战一贯到底的“动力主轴”。推动“党建+信访”工作有机融合,党工委定期研究党建+信访工作事宜,解决信访中的重大问题17个,化解隐患269件。
优化结构调整,绘就睦邻“同心圆”。深入推进区委“红网满格1+2”三年行动,实现网格“整体覆盖、便于管理、无缝衔接”。成立网格(小区)党支部56个,党的工作小组22个,推进成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业主自治组织55个,对辖区内36家物业企业逐一建立党建工作台账,截至目前,成立党组织物业企业17家,对未建立党组织的物业企业,采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成立群团组织等方式推进党的工作覆盖。推动网格(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物业公司党员负责人进小区党支部,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由网格(小区)党支部书记牵头,搭建“书记有约圆桌会”“睦邻话苑”“相谭说事”等微议事平台,建立“三位一体”联席会议制度,激发网格(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共治合力。今年以来,召开小区邻里议事会300余场次,参会群众2.6万人次,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建议800余条,同步建立问题、任务、效果“三张清单”,确保群众反映事项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
推进服务下沉,纵横扩能“红矩阵”。实行“一岗通办”促“民治”,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进行改造升级,以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为原则,建立错时延时开放期间轮班值班制度,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行“全科网格”听“民声”,强化“全科网格员”队伍建设,开设网格员业务培训班2次,推行“群众点单、网格派单、党员接单”的“三单”服务模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日结、周清、旬查、月评机制,强化定期检查和动态巡查制度,让居民反映的问题“条条有整改、件件有着落”。今年以来,收集群众“需求清单”450余项,受理办结便民服务事项420余件。开展“流动办公”解“民忧”,结合辖区内上班族多、老年人多、居民年龄结构差距大等实际情况,将服务居民窗口前移,推出“流动办公桌”办公方式,不断拓宽听民声、集民意、体民情渠道,形成居民参与、合力共建的治理模式。截至目前,“流动办公桌”已开展活动3000余次,受益群众4万余人,累计收集信息4000余条。
坚持共治共享,构建和谐“生活圈”。引入优质第三方服务机构,创新“场地换服务、公益+普惠”模式,精准设置专业化服务,拓展政策咨询、法律维权、文体健身等项目,不断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活动共办”。截至目前已开展公益性活动60余次。优化共建体系,组织在职党员干部“进网入群”,用好“相山先锋行”APP平台,制定积分兑现机制,让党员干部下沉网格、各方力量共建网格,共同助力基层治理,实现网格智治,社区完成从“忙日常事务”到“抓群众服务”的转型,网格开始从“治理单元”向“服务单元”的转变。加强共建联建,联合“大党委”单位共开展活动20余次。统筹多方资源力量,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红港湾”“小黄人”“曙光红”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已招募志愿者600余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切实构筑起人人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