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区:“三强化”大力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近年来,烈山区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新模式,从健全管理服务机制、搭建发挥作用平台入手,让流动党员真正实现异地“有家”、外出“有责”,持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实效。 强化党建引领,推动联动纳管。依托在外商会、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率先在苏州、合肥等流动党员集中地成立4个流动党员功能型党支部,优选8名有威望、有能力的流动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委员,由镇(街道)组织委员担任党建指导员,“一对一”与流动党员功能型党支部结对。对不具备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条件的,根据流入地行业相近、区域相邻,建立流动党员“老乡微信群”,切实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每个流动党员身边。按照一方隶属、两端管理原则,推行流动党员“共建共管共促”机制,与镇江丹徒、上海菊园等地签订《流动党员共建共管协议》,分类明确流出地党组织侧重于党籍管理、民主评议等7项职责,流入地党组织重点抓好组织生活、思想教育等6项工作,定期工作会商、沟通情况,实现流出流入地齐抓共管、两地联动。 强化资源整合,开展多维教育。采取企业挂靠、当地支持等方式,高标准打造流动党员功能型党支部,设置“红色初心角”,上墙流动党员党支部委员会职责、支部工作制度、组织活动风采等,并根据流动党员分布情况,在浙江湖州织里、江苏苏州横扇等地搭建流动党员服务之家6个。根据流动党员就业类型、兴趣爱好、期盼需求,因材施教、分类施学。线下通过寄送“红色包裹”、举办“节日党课”等抓好送学活动,线上搭建“风筝云阵地”,推送各类学习链接,开辟“云上直播课”,确保流动党员“务工不误学”。创新建立“红色联络员”制度,选聘63名政治素养高、服务意识强的流出地党务工作者和7名流入地党组织、企业中党员骨干担任“红色联络员”,每名联络员联系指导3-5名流动党员,实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状态、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况。 强化作用发挥,提升教育成效。号召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设立流动党组织党员先锋岗哨4个,开展“我在他乡争先锋办实事”活动,督促187名流动党员到所在地党组织报到,主动参与流入地平安建设、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20余场次。借助在外合作的人力资源公司、律师事务所等资源,以流动党员做媒介,协助家乡外出务工群体解决劳动纠纷30余人次,发布劳务需求信息1300余条,帮助126人解决就业难题。创造性推行“企业+流动党员党组织+产业链+工坊”模式,将横扇针织产业链、织里童装产业链引入烈山镇南庄村、宋疃镇宋疃社区等6个村(社区)工坊,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显著增收。今年以来,举办流动党员“看家乡、话发展”“我为家乡代言”“土特产直播”等“回流活动”12场,收集招商线索30余条,牵线5名客商来烈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