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淮北先锋网 > 时政要闻

淮北市人民医院首位新年宝宝“姗姗来迟”

[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2-22 09:33:28 稿源:淮北新闻网 ]

  2月16日,大年初一。市人民医院各科室均正常上班,全力护航市民健康。

  当天7时30分,记者首先来到产房。等电梯的人很少,很快就上到住院部1号楼17层。助产士告诉记者,零时之前几位宝宝相继出生,进入狗年,宝宝们反而不急了,到早上7点多才有一位产妇高丹丹入产房,预计三四个小时后分娩。

  那就先去医院别处。住院部各科室已不再像年前采访时看到的那样,走廊都是加床,到处人来人往。楼层安静了许多,医生如常查房,但妇产科、呼吸内科等科室走廊仍有加床的住院病人。不过,过年的气氛还是有的,有的陪床家属拼起凳子当餐桌,围坐在一起,即便是早餐,也是菜品丰盛,饮料佐餐。

  门诊儿科和急诊儿科都在排队,儿科主任许玉峰坐诊,来看病的孩子多为感冒、发烧、咳嗽,还有的患上了肺炎,今年肆虐的流感的威力仍不可小觑。询问、检查、开药,许玉峰一直忙碌着。哭闹声不断,一位正在输液的男孩知道现在是过年,不停哭喊着要回家。

  近10时,回到产房,宝宝们还是很沉得住气。高丹丹仍未进入第二产程,也没有“插队”来抢头彩的宝宝。与当班助产士、记者共同期待的,还有产房护士长张颖艳,虽然当天不上班,但一早她就来了。这是她工作了30多年的地方,太多的宝宝在这里发出人生的第一声啼哭。

  张颖艳告诉记者,近些年,产房的理念、技术快速发展更新。如开展导乐分娩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产妇的不适。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可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引导,产妇采用自己觉得最舒适的体位如侧式甚至跪式分娩。孩子娩出后,不再立即断脐,而是先放入妈妈的怀抱,皮肤相触。

  10时30分许,高丹丹进入第二产程。助产士一直在旁鼓励她,指导她何时用力、呼气、休息。11时22分,一个重3150克的女婴顺利降生,高丹丹疲惫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助产士将宝宝轻柔地放到她胸前趴着,小被子和妈妈带着体温的衣服共同呵护着这个新生命。一手环抱,一手轻拍着孩子,高丹丹告诉记者,她今年24岁,这是她的第一个宝宝。预产期是2月15日,当晚9时许,感觉肚子疼她来到市人民医院,次日幸福升级成为妈妈。产房外,高丹丹的丈夫和家人等来了这个好消息。宝宝断脐后,睡在温暖的小包被里,新手爸爸很快在朋友圈晒出了新生女儿的照片,配文“我的小情人”,那宝宝名字呢?宝爸表示,这个嘛要等老婆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