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淮北先锋网 > 外媒看淮北

《中安在线》:淮北市“双新”产业保持较快增长

[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4-09 14:54:39 稿源:中安在线 ]

前两个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9.7%,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6.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4.6个百分点,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5个百分点——

安徽山河矿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该公司已由煤机制造转向大型工程机械结构件生产。“1至2月份,公司重点生产制造大型旋挖钻机的各种结构件,平均月生产量25台套。”近日,安徽山河矿装行政主管王丹红介绍说,“今年3月,公司又承接到液压静力压桩机结构件的生产任务,下一步还将承担更多桩工机械、小型机械和凿岩设备结构件的加工生产订单。”2018年,安徽山河矿装将在新的转型发展定位思路指引下,再招聘一线工人150名,力争实现年产值2亿元。

安徽山河矿装的发展只是我市战略性新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两个月“双新”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

据市统计局分析显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得益于我市坚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聚焦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我市以各开发区园区为载体,优化区域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初步形成铝基新材料、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培育了华中天力铝业、相邦科技、卓泰化工、华润金蟾、金龙机电等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发展势头强劲的龙头企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我市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双新”产业扶持力度,深入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全市高端人才不断汇聚。据统计,至2017年底,全市孵化器建设面积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和团队304家。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74人,有效激活了发展升级动力之源。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已发展到126家。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我市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以新思想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科技创新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我市把人才放在研发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企业的研发队伍,为科技人才搭建宽广的创新舞台。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方正智谷、源创客、梧桐树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共11家,拥有院士工作站5家、博士后工作站10家。各类创新平台不断涌现,其中,国家工程实验室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工程研究中心5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2017年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7家,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3183件,专利授权量达到970件。

随着我市研发机构及其高学历人员的增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创新意识得到增强,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创新成果转化加快,研发投入成绩显著,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加强。(记者 吴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