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手记⑬】为贫困户脱贫而努力

[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5-31 16:17:19 稿源:市委组织部农组科 ]

为贫困户脱贫而努力

濉溪县铁佛镇刘楼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叶红建

 

 

 

 

1977年,我响应党的号召,到湖南农村插队,40年后,我的最后一班岗仍然在农村,到濉溪县铁佛镇刘楼村担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为乡村振兴、贫困户脱贫而努力。

驻村帮扶工作是艰辛的,困难是重重的。给你一个名字,在村里你不一定能找到这个人。在测评、交流时,你必须先知道这个人的小名。农村地缘性非常强,一个自然庄一般为5个院,一件小事你没处理好,将会影响工作队的整体形象。入村后,我们工作队自行约法三章:不参加村所有红白喜事;不参加剪彩等开业活动;不准讲、做有损党和政府的话、事。

具体的扶贫工作,不仅仅是几户贫困户的脱贫,我们帮扶的是贫困村,我们面对的是全村1060户3500位村民。必须通过百倍的努力,才能达到扶贫目标、要求、方法相统一。

低保民主测评时,谁也不想得罪人,事后到处都是怨气。面对这一现实,我们采取秘密测评,通过改变工作方式还村民一个面子,通过村民的真心还大家一个公正。同时逐庄进行,稳步推进,将问题消灭在庄内。2018年,对全村患大病的、二级以上残疾的、且符合条件的低保审批工作全部完成。

扶贫工作要给村里留下产业,留下观念、意识、技术、销路。2018年,村里成立了刘楼洪盛扶贫合作社,采取扶贫资金封闭运行的形式,建设洪盛泥鳅养殖基地,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泥鳅养殖尝试,获得了泥鳅养殖的方法。面对当年的“温比亚”台风影响,大量泥鳅损失,影响了收益。但我们没有泄气,两下连云港,先后考察了连云港亿韩公司、聚农公司,村两委会研究决定,扩大养殖规模,与国内泥鳅养殖领先企业连云港聚农公司合作,由对方提供技术并回收产品,资金不足由村两委会入股,确保泥鳅养殖落户刘楼村,形成刘楼村的发展产业。工作队全员投入到产业扶贫的工作中,任兴龙负责内业和后勤保障;张敬红奋战在工程的第一线,整堤坝,设管道,铺地膜,一天一身泥,这就是我们一名市委党校教授的形象。为了抢时间、抢季节,从今年年初七开始,我20天没有回家,正月十五、生日都在村里度过,我切实体会到心里有事放不下的滋味。

帮扶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是值得我们欣慰的。2018年,我们建成扶贫车间一个,解决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就业问题。采取能人带动的形式,去冬今春完成了20亩泥鳅池的扩建工程,完成了标准社区的建设,一个崭新的活动场所展现村民面前,完成了村的道路命名、设标,绘制了刘楼村区划图,大量进行乡村绿化,刘楼村重新梳妆打扮,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目前,刘楼村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出列,我们正朝着巩固成果求发展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