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共和:突出需求导向 强化培训实效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基层党支部书记、农牧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履职能力、致富发展能力,近年来,青海省共和县创新工作方法、整合多方资源,大力推行以乡镇为主体的农村牧区党员专题培训活动,以倒淌河镇为试点,依托县委党校和乡镇为主阵地,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和致富带头人165人参加了专题培训,唱响了农牧区党员干部培训的“集结号”。
强化“实战训练”,突出示范引领。在培训过程中开展主题活动,锤炼党性,坚定党员干部、农牧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念。一是强内力。成立临时党支部,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两期临时党支部书记及委员,制定完善临时党支部管理制度,由支部书记牵头负责相关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有力保证了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增战力。支部党员带头参加理论学习,认真开展组织生活,严格遵守培训纪律、通过榜样示范教育引导其他党员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党校培训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参训人员的能力素质。
实行“点单培训”,科学设置课程。根据倒淌河各村实际,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统筹规划,选优老师,按“需”排课。一是政治理论“强化课”。重点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行解读,着重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发展合作社等学习内容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政策文件理解和运用水平。二是党性教育“提升课”。通过“感党恩、遵法纪”专题讲座解读《党员干部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教育参训人员提升党性修养,严格遵纪守法,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三是致富技能“交流课”。邀请州畜牧局专家就发展高标准畜牧业(家庭)合作社、高效养殖业进行专题讲座,同时赴恰卜恰镇索吉亥村风干牛肉产业基地和共和县城北九年一贯制学校示范点现场观摩学习交流致富经验,拓宽致富新思路,做领带农牧民致富路的领路人。
注重“通俗施教”,创新学习方法。针对以往农村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实践互动少、培训实效不明显的实际,增加了体验式、互动式教学。一是以观促学。通过实地观摩海南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现场学习感受、交流经验等多种方式,让参训人员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二是通俗施教。充分考虑参训人员的文化水平及接收能力,所有教学均用藏语言,用事例说话,以事例说理,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让参训人员听得懂、学得进、悟得透、用得上。三是巩固效果。利用课余休息组织党员开展“党组织及党员在精准脱贫中如何发挥作用”为主题的谈心谈话活动,结合学习讲收获、谈体会,不仅为参训人员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也促进了参训人员之间情感的交流,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