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淮北先锋网 > 时政要闻

我市盘活“僵尸企业” 释放发展新动能

[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1-28 08:14:10 稿源:淮北新闻网 ]
            

近日,安徽亚明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亚明电子箔项目实现试生产。该项目总投资2.8亿元,占地约70亩,投产后可年产1500万平方米铝电解电容器用电子铝箔,可实现年销售收入不低于4亿元,年上交税收不低于2000万元,安排就业120人。

“亚明电子箔项目是在原有停产企业土地上新建项目,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盘活再利用。”濉溪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加强用地保障,今年以来园区共收储盘活7家“僵尸企业”用地1547亩,优先供给亚明电子箔等一批铝加工企业建设使用。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新老问题层出不穷,能否妥善安置“僵尸企业”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然考量。2018年以来,我市始终把加快“僵尸企业”处置,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抓手,按照兼并重组一批、集中收购一批、破产清算一批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减少无效低端供给,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要素资源配置,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一些企业建厂早、生产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出现了一些长期停产、半停产,且资不抵债、无力起死回生的“僵尸企业”。这些企业不但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市场产能,而且严重影响各开发园区的对外形象和营商环境,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清退“僵尸企业”迫在眉睫。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主持召开全市“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专题会和推进会,推动出台《关于加快处置“僵尸企业”的意见(试行)》,指导全市处置工作。围绕“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盘活土地6000亩左右”的目标,市政府分管领导深入企业摸排调研,定期听取协作联动联席会议汇报,协调解决处置难题,确保处置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我市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问题导向,精准识别,分类施策,一企一策,兼并重组一批、集中收购一批、破产清算一批。

对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但经营困难、资金短缺的“僵尸企业”,积极牵线搭桥,优化服务指导,简化行政审批,落实税收政策,加大其他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优强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资产置换、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实施兼并重组,盘活土地、厂房、设备等有效资产。合理统一收购,确定收购主体,明确收购办法,简化办证手续,鼓励土地集约节约再利用,按规定的补偿办法统一收购工业用地及地面附属物。相山经济开发区内的安徽天燕食品有限公司占地73.27亩,过去因企业债务缠身,拖至多年不能正常运转。今年初,通过政府统一收购,重新引入鲜满多食品、果力智能科技、赛瑞科技、叭叭米公司等企业,新增投资10亿元。目前,在原址上新建的4家企业生产运营红红火火,带动就业600余人。加速破产清算,对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没有市场前景、长期亏损、无拯救价值的 “僵尸企业”,加快司法介入,依法破产清算,推动资源要素重新流动。杜集经济开发区内的金海商贸有限公司占地127亩,因项目启动时即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厂房未完全建好,企业也无法经营。今年被依法实施破产清算后,政府帮助重新招商引资,引入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投资7亿元,开发生产一体化装配式建筑,并带动全市相关产业纵深发展。

市、县两级政府分别建立以政府主要分管同志为召集人,政法委、法院、检察院等单位为成员的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协作联动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化解“僵尸企业”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烈山区组织协作联动联席有关成员单位开展综合执法,依法对存在环保、安全隐患的“僵尸企业”实施了查封和电力停供。杜集区通过与法院、检察院、金融等部门建立“府院联动”和“银企合作”机制,快速实现不良资产变现。同时,通过媒体宣传等方式,推介惠企政策,加大对外招商,对新洽谈的项目,优先推介现有闲置资源,把低效和闲置土地向优质项目转移配置。对已盘活的新入驻项目,增强责任意识,开辟“绿色通道”,协助其办理相关手续,抓好建设进度,实现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处置“僵尸企业”92家,盘活土地6472.69亩。92家企业中,从方式看,兼并重组50家,统一收购32家,破产清算10家。从县区看,濉溪县处置23家,相山区处置10家,杜集区处置33家,烈山区处置19家,市高新区处置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