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文化惠民提升群众获得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近日,杜集区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近年来,杜集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免费开放,吸引更多群众走进公共文化场馆。杜集区文化馆、图书馆、三镇两办综合文化站均正常免费对外开放,且免费开放一周不低于5天。文化馆春季班共开展培训128班次,开设广场舞、少儿腰鼓、硬笔字、素描等课程,共培训各类人员2560人次;暑期班开设舞蹈、儿童画、硬笔、古筝、书法、素描、水粉等7个课程,招收学生78人。依托两馆“联盟”和“百馆(站)千村文化结对”活动,累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5场,群众文化活动20场次,各类艺术培训辅导8班次,培训基层文化骨干、文艺爱好者300人次。
苦练内功,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丰富。举办杜集区新时代文化旅游体育工作培训班,通过大学习、大培训,提高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培养工作,给予资金支持,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增强基层文化工作者做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基层文化根植人民,结合群众需求,让公共文化服务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突出绩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大力开展“送戏进万村”、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进基层主题电影公益放映、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农村体育活动等公益文化活动。其中,“送戏进万村”演出34场,超额完成年度“送戏进万村”任务。截至目前,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完成任务的100%;农村电影放映共放映268场;开展农村体育活动26场。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