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淮北先锋网 > 时政要闻

淮北市民营经济发展逆势而上

[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3-30 09:16:15 稿源:淮北新闻网 ]
            

向社会各界发布21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信息;推介物资供需对接信息平台二维码;新兴皇苑、理士电池等4家供需企业代表上台签约……3月12日,我市复工复产企业防疫物资供需对接云发布会在市传媒中心新闻发布厅如期举行。

“我们想通过建立物资供需对接信息平台,征集防疫物资供应及需求信息,并实时更新发布供需信息,在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架设起桥梁和纽带,全方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助推我市工业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市经信局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疫情汹汹,帮扶不断。不论是促进企业现场“牵手”,还是推介物资供需对接信息平台,这些都是我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政策,及时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惠及企业资金,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挖潜力、扬长处,在低谷中求奋进,在转型中谋发展,力促全市民营经济逆势而上,为全市民营经济长足发展铆足了后劲。

据统计,去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7689户,同比增长9.8%,新增个体工商户20940户,同比增长19.2%;民营企业税收总量66.36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全部税收收入57.7%;民营经济进出口全年累计4.89亿美元,同比增长30%,占全市外贸总量的60%;同时,民间投资态势发展良好,占总投资的61.9%,增速11.5%。新增“新三板”挂牌民营企业1户;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民营企业50户,同比增长13.6%;累计实现直接融资222.3亿元,其中股权融资15.98亿元、债权融资206.32亿元;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106个。

制定政策

鼓励民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去年,我市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支持招商带动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并积极兑现“三重一创”奖补资金,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在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方面,全市共推荐省级科技重大专项10个、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5个、实施市科技重大专项15个,其中“纳米陶瓷颗粒(TiB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大飞机蒙皮”项目获批省科技重大专项定向委托类项目;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基地和煤化工先进高分子材料基地两家成功申报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把陶铝新材料产业作为引领产业升级的突破口,谋划建设国际一流陶铝航空新材料生产基地。帮助英科医疗等34个项目建成投产;帮助优耐德引发剂等一批项目建成试生产;理士新能源等一批新兴项目完成签约。建立 “四基一高一大”企业库,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目前入库企业已达到226家。

建立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梯次培育机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专精特新”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等。对新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的专精特新企业,市财政分别给予每户一次性奖补10万元。积极帮助指导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制造强省政策支持。 2019年获市级奖补资金975.44万元,争取省级以上资金2989.37万元;落实企业购置研发仪器设备补助、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科技重大专项补助、科技人才团队引进等资金6370.48万元。

减负担增融资

为民企逆势而上助力

为了让民营企业能够逆势而上、促进发展,我市积极开展降成本、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专项行动。2019年,全年减少涉企收费3项,并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2019年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2.8亿元;按照省天然气短输降价政策,全年减少企业用气成本360万元;实行量价挂钩优惠气价,占非全年降低用气企业成本约400万元;落实污水处理企业价格政策,免收部分企业的污水处理容量电费,预计每年减少污水处理企业用电成本216万元;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全年为用电企业减少成本3600万元;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和范围,累计总数达189家,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1.21亿元。

为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难的问题,他们积极组织力量梳理排查全市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建立账款台账和清偿计划。全市完成清欠进度90%以上。出台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贯彻意见”、“加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和“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评价办法”等相关文件,鼓励金融机构通过知识产权、股权、动产、应收账款等抵质押贷款业务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搭建税融通合作平台,推介纳税B级以上中小企业税融通合作。累计发放税融通贷款22.53亿元,惠及企业500余家。同时还加大融资担保力度,加快构建全市政策性科技融资担保业务体系,将科技融资担保业务纳入风险分担机制,设立市、县两级续贷过桥资金,为民营企业等提供续贷过桥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直接融资。先后为50家在科创板和专精特新板挂牌企业,争取省四板挂牌奖励270万元,落实市财政省区域四板挂牌奖励108万元,以及新三板挂牌奖励100万元。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主动对接省内外优质投资机构开展招财引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鼓励优质民营企业主动对接省市各类基金,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降低杠杆率。目前全市产业扶持基金参与设立了8支专项子基金,实际到位资金26.7亿元,已完成各类资金投放8.5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市先后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实施细则”、“民营企业诉求受理处置反馈工作机制”、“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表彰暂行办法”等文件,为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家们积极作为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我市还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企业从注册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线上线下1日办结政策,大大缩短了企业注册申报时间,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中小企业业主、领军人才、经管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邀请经济学教授为企业家们作专题报告,培训企业中高层以上管理者1000多人次;还通过推荐优秀民营企业家为市级党代表,推荐优秀工匠参加省寻访“江淮杰出工匠”大型公益活动;开设“经济人物面对面”专栏,宣传企业先进典型,集中报道一批专精特新发展、技术创新经验等,弘扬企业家精神,提振了企业家们相互学、赶、超的精神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