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创新“大党委”枢纽机制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7-22 16:43:57 稿源:濉溪县委组织部 ]

近年来,濉溪县坚持将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以组织创新、机制变革、服务升级为突破口,全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多元力量协同共治、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激活“红色枢纽”,构建全域联动治理体系。创新组织架构,打破区域壁垒,以社区“大党委”为核心枢纽,按照“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事务共商、公益共办、难题共解”原则,整合吸纳机关单位、学校、驻地企业等80余家党组织成为成员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形成跨领域、跨层级的治理联盟。坚持需求导向,建立“需求—资源—服务”三张动态清单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系统梳理居民诉求与成员单位资源禀赋,精准匹配服务项目。以“双报到双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今年以来联动开展协商议事、政策宣讲、法律援助等惠民活动100余场次,实现资源在基层整合、服务在基层落地。

赋能“神经末梢”,创新精准响应治理机制。深化议事协商,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打造“居民议事厅”平台,常态化组织居民代表参与社区重大事项讨论,推动“居民事居民定”。创新“楼栋微治理”模式,按照“一楼栋一群一专员”标准建立全覆盖微信群,社区专员实时响应居民诉求,形成“线上提议、线下解决”的快速响应闭环。打造“红色物业”融合体,推行物业与社区党组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物业企业、业委会、社区党组织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在15个社区试点设立居委会、物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合署办公点,实现诉求“一门受理、协同处置”,推动物业服务深度融入社区治理网格。

焕新“服务生态”,激发多元参与治理动能。培育治理生力军,重点孵化“党委110志愿者服务队”“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红色故事茶话会”等特色自治组织,聚焦邻里互助、家庭教育、健康管理等高频需求,找准为居民群众服务的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提供专业化、常态化服务。建立志愿者积分激励机制,吸引2300余名居民常态化参与社区服务。构建智慧服务场景,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开发集事件上报、进度跟踪、效果评价于一体的数字治理平台,联动“红色物业”体系实现群众诉求15分钟响应、48小时办结。整合养老助餐、托幼服务等数据资源,精准推送惠民政策,让“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