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举行遗体捐献缅怀纪念活动 让生命在大爱和奉献中延续
3月23日上午,我市在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碑前发起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共同缅怀成功实施捐献,将大爱和奉献留在人间的16位志愿者,并对捐献者亲属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感激。
“你们为绝望中的生命送去希望和慰藉,你们用自己的躯体为我们铺筑了学习的阶梯。你们破除迷信,是殡葬改革的先驱,你们用博爱的胸怀,为我们讲述了人生的价值何在……”活动中,除了部分捐献者亲属代表,市红十字会、市卫生计生委和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的负责人、工作人员以及红十字志愿者,蚌埠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的师生们也专程赶来,用一首诗朗诵《生命的火焰》,向志愿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大爱无声,传递奉献,博爱永远。活动中,大家主动排起了队伍,依次走到纪念碑前,默哀,献花,三鞠躬。
遗体(器官)捐献是一项造福社会、惠及后人的善举。在人生的最后一程,殡葬行业与遗体(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有着许多交集,他们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怀、更好的慰藉、更全面的帮助。活动中,市红十字会还与淮北福寿园礼仪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公益协议:本着尊重生命、传递大爱的理念,即日起,该公司将为我市范围内的遗体、器官、角膜等人体组织的捐献者,提供告别会场礼仪服务、鲜花服务、礼厅布置费用全免的优惠政策。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不断规范捐献流程,设立困难捐献者家庭救助金,在福寿园建立捐献者纪念碑,捐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6位志愿者成功实施捐献,帮助挽救了十多名重症患者的生命,数十名眼疾患者因此重见光明,为促进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已有240多人填写捐献申请表格,成为有意捐献遗体和器官、将“永别”之后把大爱留在人间的志愿者。
遗体器官捐献者虽然已经逝去,但他们奉献社会的精神永存。春分代表着新生命的开始,为了纪念和缅怀捐献志愿者的大爱和奉献,省红十字会决定,将每年的春分日定为全省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缅怀活动日,并以此纪念广大捐献者,阐释捐献对生命的伟大意义,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队伍中来。
■首席记者肖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