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相山区:创新“支书有约”工作机制 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发展相融共进
为破解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与抓经营生产精力难均衡、时间难统一以及党建活动形式化等难题,淮北市相山区创新建立“支书有约”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领头雁”作用,各党工委与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支书有约”,围坐一桌,定期不定时开展书记讲堂、沙龙、培训、会议活动,及时收集解决企业热难点问题,。“支书有约”在各党工委与基层党组织书记之间架起了桥梁纽带,不断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发挥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强化政治引领,丰富形式内容,推动工作常态长效。相山区坚持以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为重点,突出“抓书记、书记抓”,建立“支书有约”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非公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多样形式抓帮带。按照“定期不定时”的原则,采取“五步工作法”,通过“面对面”坐班会诊、“一对多”学习研讨、“围坐一圈”头脑风暴、“理论+业务”专题培训、“比学赶超”擂台比赛等形式与基层支部书记相“约”,共同理思路、解难题、谋发展。上下联动解难题。通过“支书有约”,及时收集企业热难点问题,当场能够解决的当场解决,当场不能解决的,采用党员亮单、企业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企业评单、组织验单“六单制”服务模式帮助企业解决。协同发力促实效。搭建3条产业“红链”,构建“1+3+X”组织体系,吸引上下游56家企业、9个区直职能部门加入。依托“支书有约”平台,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交流研究企业热难点问题,在传授工作经验和分享好做法中,开拓工作思路,充分发挥“1+1>2”的叠加效应。
聚焦突出问题,精准靶向施策,培优建强书记队伍。相山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依托“支书有约”,剖析问题、精准发力,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组织力。聚焦“关键环节”抓督导。大力实施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行动,与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面对面谈话,详细了解党员发展、阵地建设、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等重点工作,强化督促指导,推动问题整改。聚焦“能力短板”抓帮带。组织优秀党组织书记前往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培训340人次,建立“1+3”帮带制度,确定首批6名左右标杆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候选人,为3家领军型、6家示范型、8家成长型党支部授牌。通过书记结对,开展现场教学、实践教学,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聚焦“动力不足”抓激励。在全市率先制定《开发区非公企业党组织考核办法(试行)》,围绕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等,对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进行百分制考核、量化考核激励。
坚持效果导向,主动对接需求,持续为企服务解忧。相山区把党建工作与“四送一服”深度融合,借助“支书有约”对接企业需求,调动服务资源,制定具体举措,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党建工作、企业发展互促互进。围绕惠企政策需求,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三重一创”、科技创新等惠企政策,2021年推荐7家单位申报第十一批“555”产业创新团队,2022年以来,开发区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奖补资金1.85亿元,帮助企业完成融资2亿元。围绕要素保障需求,实施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加快推进供热管网、标准化厂房建设,优化“园区贷”“科创贷”“人才贷”“青创贷”等扶持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地、用能、融资成本。解决人才创业初期、企业规模扩张期“融资难”问题。加快建设人才公寓、人力资源产业园等项目,创新人才积分管理办法,及时兑现住房、教育、医疗、金融、积分奖励等政策待遇。为园区人才解决32名子女入学问题,大学科技园专家公寓4栋192套基本完工。围绕招引人才需求,出台《相山区产才融合发展政策12条》,推动人才与产业、项目与平台、政策与服务互融互联,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企策、天造等人力资源公司,帮助企业招工1000余人;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60场,搭建“直播带岗”“视频面试”等线上“全天候”和分行业、分群体等线下“分类别”的招聘平台,1300余家企业进场招聘,达成就业意向2682人。